2019年2月在河内举行的第二次“特金高峰会议”虽已成为历史,但人们对此次会谈的始末以及未来朝核问题的走向仍然议论不已。以至于中国举行的两会以及英国的脱欧之争都没有能够淡化这种讨论。例如,3月10日,韩国东亚和平研究院理事长、知名政论学者金相淳撰文指出:“这次会晤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不过朝美都保持和平共处的希望,而且还期待着未来的会面。它看起来好像是失败了,但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必要的阶段和过程。”
金教授所言极是,外交本身就是双方通过心智(wisdom)与实力(weapon)方面的较量而最终找到二者都相互接受的切合点的过程。就朝美两国实力而言,他们显然不在一个等级上。但是,朝鲜背后的中俄两强及其立场,决定了包括美国及其盟友在内的任何国家不敢在朝鲜半岛轻易生事。3月8日,中国外长王毅再次表示,“只要中俄两国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
那么,有影响的美国媒体或知名国际问题学者又是如何看待此次“不成功”的“特金会晤”呢?3月12日,美国媒体在采访哈佛大学教授格雷汉姆﹒艾利森时,这位信奉“修昔底德陷阱”的学者坦诚道,“尽管特朗普总统拒绝遵循传统的外交方式,但他在第一届任期末会在朝核问题上比其前任两位总统——布什和奥巴马——取得更成功的结果。”
首先,艾利森指出,尽管在国际问题上进行预测未来是危险之举,但是现实政治也让我们别无其他的选择。基于历史经验与审时度势的分析,他坚持认为,如果一再宣扬“河内会晤”是失败的,这本身就是“危险与对外交的误解”。对此,艾利森反驳了《纽约时报》上的刊文“特金会晤的失败开启了核武器竞赛的新时代”一说。尽管不排除朝美两国领导人之间再次出现相互指责的情况,但双方都会意识到新的对抗将迫使双方乃至相关各国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因此,老成持重且经验颇丰的艾利森认为,在未来的六个月中,朝鲜和美国的领导人使用的语言更会接近2018年出现的“兄弟情”(bromance)而非2017年的相互指责与威胁。
其次,针对一些学者批评特朗普在与金正恩的接触中,过于相信或依赖其个人魅力而非团队力量时,艾利森精辟地指出,就常规外交(normal diplomacy)而言,上述评论不乏深刻的见解。但问题是:自1994年,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平壤后,随后几届政府曾试图通过常规外交途径与朝鲜政府进行的谈判难道就可以称之为完美收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艾利森在引用美国外交案例时指出,实际上,美国政府在与像金正恩这样深信核武器是其家族政权最安全保证的领导人打交道时,常规外交往往难以取信于对方。想当年,里根在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缔结了《中导条约》(INF)后表示,“与集权政府的领导人进行个人外交,不仅有可能达成相关的协议,而且能够引导对方相信有必要转变其政治模式。”
总而言之,完成朝鲜无核化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因此它本身的胜算几率就很低。鉴于此,特朗普总统侧重个人外交不失为大胆的尝试,毕竟,在其第一任总统结束之年,他不仅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朝鲜最高领导人会晤的现任总统,而且相比较布什与奥巴马两届政府的16年努力,特朗普已经成功地遏制了朝鲜进一步研发核武器的计划。这些正是迈向朝鲜半岛最终无核化的关键一步。诚如韩国学者金相淳所言,此刻的朝美两国都确认了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以及分歧究竟在何处。这是最明显的收获。由于双方确认了各自立场和视角的差异,使得导致双方将会更加慎重地考虑对方的要求和算计,进而充分准备未来谈判的对接点。彼时也将是朝美两国开始从“个人外交”转入“常规外交”的重要标志。